最近华为在深圳坂田基地举办了一场颇为盛大的5G终端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,宣布公司旗下的手机产品支持多网应用。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使用现在的4G手机提前感受5G 的速度。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,直接售卖5G 手机不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?
据一组数据显示,截止2019年九月底,全国4G的手机用户量已经达到将近13亿,但随着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和硬件配置的愈发强大与完善,用户换机动力正在相对减弱。
虽然当下用户对5G智能手机颇为热情,这从三大运营商5G套餐预约超千万,华为Mate 30系列5G版上市预约的火爆情形都可见一斑,但我国近10亿的4G用户保有量以及用户换机时间延长的现实,也必然会使得用户从4G到5G的迁移不可能一蹴而就,其需要一个过程,可以说4G与5G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共存,特别是对于近两年刚刚购买4G智能手机的用户而言。
这是用户从4G迁移到5G可能需要的时间路径,可以说他是一个长过程,但与此同时有一大现实却不容忽视——即使是4G智能手机用户,对于速度的追求是依旧存在的,特别是在当下高清视频、游戏、直播等迅速发展的现实下,时间越往后这种需求也就会愈发的明显。
但4G智能手机在硬件上的天然限制使其自然无法享受到5G的高速率。
在此,用户就只有两种选择:要么购买5G智能手机,要么选择忍受4G的低速率。而从10亿4G智能手机用户的市场保有量来看,每一种选择背后事实上都是数以亿计的消费群体。
每一次工具或者重大技术的变革,都会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形态向前进步。2G到3G的PC互联网从3G到4G的移动互联网等莫不如此,他们每一次的进步,都带来了个人效率与用户体验的极大提升,造就出了更多的产业形态,共同助推着整体社会经济向前发展。
而对于在网络带宽相对于4G有着数十倍提升的5G网络技术的重要意义,许多人已经做出了预判——推动移动联网进入加速迭代期,让信息传播加速变革,推进各大产业升级,实现人工智能时代的早日到来。